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基于扩散峰度成像对直肠腺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分析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出处: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的定量参数与直肠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分析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行高分辨率MRI、常规扩散加权成像(DWI)及DKI检查的154例直肠癌患者,术前检查与手术时间间隔小于7天,术后行肿瘤的TN分期、分级。DKI图像经后处理软件获得平均扩散峰度(MK)和平均扩散系数(MD)值。比较MK值、MD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临床参数在淋巴结转移阳性(LN+)和阴性(LN-)的组间差异,并分析病理特征与直肠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 MK值、MD值在LN+和LN-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分别呈正、负相关。ADC值、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变量分析显示,高MK值、低MD值、T分期(T3~4期)、壁外血管侵犯(EMVI)阳性、病理分级(G2)与淋巴结转移相关,MK、MD值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8、0.672。多变量分析显示,MK值、MD值、EMVI阳性是直肠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K、MD可辅助判断直肠腺癌是否伴淋巴结转移,高MK值、低MD值、T分期(T3~4期)、EMVI(阳性)、是直肠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