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文章类型: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广东省中医院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中医院
[3]广东省中医院王琦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
广东省中医院
[4]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
大德路总院
治未病科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关键词:
孟河
中医流派
湿证
费伯雄
名医经验
中医疗法
摘要:
孟河费氏流派盛于明末清初,是中医近代继承和发展的骨干力量,其治疗虚劳、杂病的理法方药为后世各家所推崇,尤其对于杂病兼有湿证的诊治富有特色。该文通过文献整理,归纳研究与费氏流派具有传承关系的7位医家:费伯雄、费绳甫、徐迪华、屠揆先、徐相任、邹云翔、邹燕勤。各位医家在外感、内伤杂病的诊治中,均认为“湿”乃影响疾病转归的重要因素;在治法上则别具特色,分别表现在固护中气、健脾化湿,肝脾同治、治湿护阴,回阳固脱、祛寒燥湿,从肾论治、利水除湿等方法上。笔者进而从其治湿的背景、学术思想和治法方药等方面,剖析得到孟河费氏流派治疗湿证的临床经验特色,梳理流派学术思想继承与发展的轨迹。
基金:
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SZ2021ZZ31);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治未病专项(YN2019ZWB0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创新团队及人才支持计划项目(ZYYCXTD-C-202001);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粤中医办函[2020]1号);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
[3]广东省中医院王琦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杨嘉葳,彭润芯,黄鹂,等.从学术传承角度探讨孟河费氏流派对湿证的认识和发展[J].基层中医药.2022,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