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引火归元理论指导下灸法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2]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引火归元 灸法 妇科肿瘤 子宫内膜癌 卵巢癌 化疗 癌因性疲乏 生活质量 虚火上浮

摘要:
【目的】探究引火归元理论指导下灸法治疗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4例妇科肿瘤(子宫内膜癌或卵巢癌)化疗后癌因性疲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引火归元理论指导下的灸法治疗。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6 d,每个疗程3周,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化疗前后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评分、中文版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及白细胞、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及咽喉痛的发生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无脱落病例。最终共有71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7例。(2)疲乏程度方面,2组患者的PFS-R量表评分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周期效应及交互效应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疗程化疗后,2组患者PFS-R量表的疲乏总分及行为、情感、感知、认知等各维度评分均较化疗前升高(P<0.05),但观察组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生活质量方面,治疗后(第3次化疗后),观察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的各功能领域、各症状领域、各单一条目和总体健康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而对照组仅角色功能和气促、疼痛症状较治疗前改善(P<0.05),其他各领域评分无改善(P>0.05)或恶化(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对EORTC QLQ-C30量表各领域评分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4)白细胞水平方面,观察组各疗程化疗后的白细胞水平均无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第2次、第3次化疗后的白细胞水平均较同一化疗周期的化疗前和第1化疗周期的化疗后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在第3次化疗后的白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血红蛋白水平方面,2组患者第1次、第2次化疗后的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同一化疗周期的化疗前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观察组在各疗程化疗后的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虚火上浮表现方面,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咽喉痛和口腔溃疡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引火归元理论指导下的灸法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疲乏状况,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避免患者的虚火上浮表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