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基于临床病例的《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中医内科》与《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应用比较研究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州 510120 [2]广东省中医院 广州 510120 [3]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中医 临床实践指南 应用评价 层次分析法

摘要:
目的 基于临床病例信息比较分析《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中医内科》和《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的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征询临床工作者的Saaty评分,构建中医临床指南与临床实践符合度评价模型。建立评价小组,应用该模型开展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比较两部指南与临床实践符合度。结果 共85例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纳入研究。临床实际辨证结果显示:气虚痰瘀阻络是出现最多的证候,共73例(85.9%);温胆汤是应用最多的方药,共32例的(37.6%)。《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中医内科》临床实践符合度为(63.0±5.0)%,高于《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的(37.0±5.0)%。与《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比较,《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中医内科》在中医证型、辨证要点、预防调摄方面与临床实践符合度更高。《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中医内科》在气虚痰瘀阻络证较非气虚痰瘀阻络证辨证[(64.3±3.8)%与(54.3±1.5)%]、温胆汤较非温胆汤及未应用方药[(65.1±4.9)%与(61.5±4.6)%/(59.7±2.9)%]的临床符合度更高(P<0.01)。不同主治医师之间使用《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中医内科》优势差异相近(P=0.834)。结论 中医临床指南与临床实践符合度评价模型可实现对指南应用程度的宏观量化评价,可为指南应用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州 510120 [2]广东省中医院 广州 51012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