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湿温、湿热辨析及其临证意义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2]广东省中医院 [3]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 [4]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出处:
ISSN:

关键词: 湿温 湿热 外感热病 内伤杂病 病因 病机 病证

摘要:
历代医家对湿温、湿热的概念出处和认知等存在较大争议,这使得时人及后人对二者的差异混淆不清,从而影响临证。该研究通过辨析湿温和湿热的概念出处及其内涵演变,探讨二者的区别和联系。结果显示,金元时期的医家们认为“湿热”多为内伤杂病,“湿温”则多为外感热病;从病因来看,二者皆是湿热为患。明清之后的医家将二者的区别逐渐淡化,湿温被统一在湿热中,统称为“外感湿热证”。历代医家对湿温与湿热的认知过程,经历了从病因或病机到病证名的变迁。湿温与湿热内涵的演变拓展了中医对疾病病因、病机、病证的认识。通过辨析“湿温”与“湿热”,可明确疾病的病因与病证发展,从而正确指导用药及判断预后。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2]广东省中医院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4]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