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文章类型: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
[2]广东省中医药防治难治性慢病重点实验室
[3]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
珠海院区
广东省中医院
[4]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唾液
痰湿证
缺血性中风
脾在液为涎
肾在液为唾
摘要:
中风是我国致残的首要病因,中医学主要通过四诊辨证中风病,目前尚缺乏辨识中风病不同证候的客观检测指标。本研究以脾肾藏象理论为源,浅析唾液与中风痰湿证的相关性,初探唾液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预测与诊断痰湿证中风病的价值,为临床精准防治中风病提供理论参考。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并总结中医古籍中有关“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的理论。发现痰湿同风邪一样,是中风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之一,贯穿中风发生发展的始终;唾液的生成变化与脾肾密切相关,与痰湿的盛衰互为影响;唾液蛋白质组学技术可能是预测与诊断中风病痰湿证的有效方法。微观辨识唾液之变,有可能为防治痰湿型中风提供新思路。
基金: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中医药防治难治性慢病重点实验室(2018年度)(2018B030322012),负责人:陈红霞;广东省中医院沈宝藩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中医二院[2018]101号),负责人:陈红霞;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
[2]广东省中医药防治难治性慢病重点实验室
[3]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
[2]广东省中医药防治难治性慢病重点实验室
[4]广东省中医院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陈辉焕,詹杰,凌珊珊,等.基于"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探讨唾液与缺血性中风痰湿证的关系[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2,24(09):3644-3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