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广东省中医院
[2]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
大德路总院
针灸科
大德路总院针灸科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开枢阖理论
脏腑别通
十二经脉
营卫运行
摘要:
探讨《内经》开枢阖理论体系,认识到开枢阖体系为经络学说的重要组成之一,其与十二经脉流注体系不同:在结构上,其体表循行起于四肢而归于头胸腹,是一种向心性的循行,并存在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经气分布规律,补充经气运行的多样性;在功能上,开枢阖属性相同的经脉具有相似的气化功能,可简归为敷布、转输、受纳三方面;在脏腑联系上,因同气相求与阴阳相感,开枢阖属性相同的手之阳经与足之阴经、手之阴经与足之阳经所属之脏腑别通而形成特殊的脏-腑联系。其次,该理论揭示脉中营气流注、脉外卫气运行规律,是对十二经脉的另一种认识体系,拓展了经脉脏腑之间、全身上下内外的联系,为指导针灸选穴拓展临床思路。
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202074);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陈春益,徐振华,刘纯燕,等.开枢阖理论体系探讨[J].四川中医.2022,40(11):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