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肠息肉样变的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2例并文献复习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like 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 mimicking a colonic polyp: A report of two cases and literature review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病理科,广州510120 [2]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病理科,广东珠海519000
出处:

关键词: 肠息肉 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 原位杂交Epstein-Barr编码区 鉴别诊断

摘要:
通过对2例以结肠息肉为表现的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like 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IPT-like FDCS)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IPT-like FD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病例1,女,50岁;病例2,女,56岁.2例均因粪便潜血试验阳性行肠镜检查时发现肠息肉就诊.镜下肿瘤边界清楚,黏膜表面溃疡,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可见由明显的淋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而形成的带蒂息肉样病变,肿瘤性的梭形细胞分散于显著的淋巴浆细胞背景中,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或梭形,细胞质淡染透明,核膜薄,染色质分布均匀,核仁小而清晰.免疫表型:病例1 D2-40阳性.病例2 CD21,CD23、CD35和D2-40均阳性.2例原位杂交Epstein-Barr编码区(Epstein-Barr encoding region,EBER)均阳性.病例1术后随访65个月,病例2术后随访40个月,均预后良好.呈肠息肉样表现的IPT-like FDCS非常罕见.认识本病可避免误诊为其他常见类型的结肠息肉病.EBER和FDC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在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病理科,广州51012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