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碳青霉烯酶抑制剂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的效能

Efficiency of carbapenemase buffer solution in detection of carbapenemase-producing Enterobacteriaceae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检验医学部 [2]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医学部
出处:
ISSN: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 mCIM 联合eCIM 试验 碳青霉烯酶抑制剂 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 丝氨酸碳青霉烯酶 金属β-内酰胺酶

摘要:
目的 评估迪尔碳青霉烯酶抑制剂检测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产不同基因型碳青霉烯酶的效能。方法 收集2018-2020年广东省中医院临床分离的73株非重复CRE。采用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mCIM)联合乙二胺四乙酸(EDTA)碳青霉烯灭活试验(eCIM)以及碳青霉烯酶抑制剂检测碳青霉烯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10种常见β-内酰胺酶基因。以PCR为金标法,评估两种表型试验的临床效能。结果 mCIM试验阳性54株,产丝氨酸碳青霉烯酶20株,产金属β-内酰胺酶34株,符合率为98.63%(72/73)。碳青霉烯酶抑制剂检出56株产碳青霉烯酶,产A类酶22株,产B类酶34株。1株产OXA-181的摩根摩根菌为假阴性,2株不产碳青霉烯酶、高产头孢菌素酶DHA的CRE为假阳性。碳青霉烯酶抑制剂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18%(54/55)和88.89%(16/18),符合率为95.89%(70/73)。结论 mCIM联合eCIM无法区分A类和D类丝氨酸碳青霉烯酶。碳青霉烯酶抑制剂符合率较mCIM联合eCIM试验稍低,能有效鉴别A类和B类酶,但在D类酶和高产AmpC酶的CRE检测上仍存在不足。碳青霉烯酶抑制剂与mCIM/eCIM联合能更全面地实现碳青霉烯酶分型,精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检验医学部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