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广东省中医院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出处:
关键词:
产后骶髂关节错缝症
手法治疗
小针刀疗法
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
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
Oswesthy功能障碍指数(ODI)
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小针刀疗法联合手法治疗产后骶髂关节错缝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产后骶髂关节错缝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针刀疗法治疗。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随访1个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骶髂关节功能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及随访时,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及随访时,2组患者的JO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JOA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及随访时,2组患者的OD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ODI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为70.00%(21/3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疗法联合手法治疗产后骶髂关节错缝症,在缓解腰骶部疼痛症状、促进患者骶髂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随访疗效较稳定。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603682);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编号:C2022093)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刘利国,田敏讷,奎瑜.小针刀疗法联合手法治疗产后骶髂关节错缝症的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0(07):1712-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