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基于地胆草指纹图谱、含量测定及体外抑癌活性的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Prediction and analysis of Q-markers of Elephantopus scaber based on its UPLC fingerprint,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components, and in vitro anti-tumor activit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卓越:梯队期刊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2]广东省人民医院药学部,广东广州510010 [3]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95 [4]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95 [5]广州市白云区食品药品检验所,广东广州510405
出处:
ISSN:

关键词: 地胆草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人非小细胞肺癌 抑制活性

摘要:
通过建立不同产地地胆草药材UPLC指纹图谱及13种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主要成分体外抑癌活性研究,为预测地胆草质量标志物(Q-marker)提供科学依据。色谱柱为Waters CORTECS UPLC C18 (2.1 mm×150 mm, 1.6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2 mL·min-1,进样量1μL,检测波长240 nm。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拟合地胆草UPLC指纹图谱,确定共有峰,评价相似度,指认并测定主要成分的含量,并通过CCK-8实验探究主要成分抑制肺癌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显示,在所建立的地胆草UPLC指纹图谱中确定了35个共有峰,指认了新绿原酸(峰1)、绿原酸(峰2)、隐绿原酸(峰3)、咖啡酸(峰4)、夏佛塔苷(峰6)、木犀草苷(峰9)、异绿原酸B(峰10)、异绿原酸A(峰12)、异绿原酸C(峰18)、去氧地胆草素(峰28)、异去氧苦地胆素(峰29)、异地胆草种内酯(峰31)、地胆草种内酯(峰32)共13种主要成分并建立了定量分析方法。体外抑癌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去氧地胆草素、异去氧苦地胆素、异地胆草种内酯和地胆草种内酯在浓度为10μmol·L-1时,抑制肺癌细胞增殖率大于80%,高于阳性药紫杉醇。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地胆草指纹图谱特征性强,含量测定的方法准确、稳定,可为地胆草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地胆草中4种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具有显著抑癌活性,可作为地胆草的质量标志物。

基金:
语种: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2]广东省人民医院药学部,广东广州510010 [3]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95 [4]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95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