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与实验验证探讨定志小丸干预阿尔兹海默病的机制研究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北大核心 ◇ CSCD-C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006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州510120
出处:

关键词: 定志小丸 阿尔兹海默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摘要: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联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定志小丸干预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及文献检索收集与查询定志小丸的组分化学成分信息;应用PubChem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收集药物化学成分靶点、GeneCards数据库收集AD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共有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与靶点等相关网络图,以筛选主要成分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研究。采用水迷宫实验、ELIS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定志小丸干预APP/PS1小鼠的作用情况。结果:共整理得到定志小丸的52个成分及其对应的881个靶点,AD靶点9 599个,二者共同靶点101个,富集分析发现共同靶点主要参与细胞活力、缺氧应答等生物过程,及PI3K/AKT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人参的二十碳-11,14,17-三烯酸甲酯、石菖蒲的环阿屯醇、茯苓的麦角甾烷-7,22-二烯-3β-醇及远志的3,6’-二芥子酰基蔗糖等成分能与热激蛋白90家族α类别A成员1(Heat Shock Protein 90 Alpha Family Class A Member 1,HSP90AA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Janus激酶3(Janus kinase 3,JAK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8,MAPK8)等靶点良好对接。试验结果发现定志小丸明显改善APP/PS1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4-羟基壬烯酸(4-HNE)、白介素-6(IL-6)、TNF-α含量,下调磷酸化Janus激酶3(p-JAK3)和HSP90的表达,明显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上调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单位α(PIK3CA)蛋白表达(P<0.05)。结论:定志小丸可能是通过二十碳-11,14,17-三烯酸甲酯、环阿屯醇、麦角甾烷-7,22-二烯-3β-醇和3,6’-二芥子酰基蔗糖等关键成分作用于HSP90、JAK3、PI3KCA等靶点改善神经元活力、氧化应激和减轻炎性反应,从而干预AD。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006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006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州51012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