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中医院
[2]广东省中医院内科门诊
大德路总院
内科
大德路总院内科门诊
广东省中医院
[3]广东省中医院 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痞满
湿热
寒湿
藿朴夏苓汤
柴胡疏肝散
六君子汤
辨证论治
摘要:
痞满是临床常见的脾胃系疾病,湿是导致痞满发生的常见病理因素。湿邪所致痞满有寒湿和湿热的不同,临床常见脾胃湿热、肝郁湿热、脾虚湿热、阴虚湿热、寒湿困脾及阳虚寒湿6种证型,治疗可分别采用清热祛湿、和胃消痞,疏肝行气、清热化湿,健脾益气、清热利湿,滋阴以清热祛湿,健脾燥湿、散寒除痞及温补脾肾、散寒祛湿之法。临证处方时,脾胃湿热常用藿朴夏苓汤、三仁汤、连朴饮等加减治疗;肝郁湿热常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四逆散等加减;脾虚湿热常用六君子汤、藿朴夏苓汤等加减;阴虚湿热可用七味白术散、益胃汤等加减治疗;寒湿困脾常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正气散、厚朴温中汤等加减治疗;阳虚寒湿常用附子理中汤、吴茱萸汤、金匮肾气丸等加减治疗。同时需注重日常起居、饮食及情志调摄,日常调护尤需顾护脾胃。
基金:
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编号:SZ2021ZZ48);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21A1515010961)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缪顺莉,邓海霞,陈更新.痞满从湿论治探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0(9):2364-2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