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肌少症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疗效的影响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骨科(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骨科),广州510095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骨科,广州510405
出处:

关键词: 肌少症 骨质疏松症 骨骼肌质量指数 经皮椎体成形术 压缩性骨折

摘要:
目的 探讨肌少症对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骨科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通过PVP治疗90例入组的OVCF患者。采用电子握力器测量优势手的握力,利用PACS软件扫描CT/MRI横截面图像,测量计算胸12椎体椎弓根水平面肌肉组织的横截面积(cm~2),肌肉横截面积除以身高的平方计算得到骨骼肌质量指数(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 SMI)。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 AWGS)标准,握力和SMI同时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入组肌少症组,其他的患者入组非肌少症组。两组患者均已经接受PVP手术治疗OVCF,比较两组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术后1周VAS、离床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肌少症组患者平均年龄大于非肌少症组(t=3.512,P<0.001);肌少症组女性占比多过非肌少症组(χ~2=2.078,P<0.001);肌少症组患者平均体质量小于非肌少症组(t=1.613,P<0.001);肌少症组患者术后下地时间长于非肌少症组(t=3.849,P<0.001);肌少症组住院时间长于非肌少症组(t=4.993,P<0.001);肌少症组患者术后1周VAS评分低于非肌少症组(Z=-4.687,P<0.001)。结论 肌少症组患者年龄偏大,女性居多,体质量偏低,手术后恢复时间偏长,需要重点关注该类患者的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和功能锻炼。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骨科(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骨科),广州510095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