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机构:
[1]广州市从化区中医医院
[2]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中医正骨.2023,35(09):24-29.
关键词:
颈痛
肩痛
臂痛
数据挖掘
中医药学文献
针刺疗法
针灸处方
选穴法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古籍中针刺治疗颈肩臂痛的选穴规律。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华医典》光盘和中国中医药数据库收录的针灸古籍中检索1911年之前的有关针刺治疗颈肩臂痛的文献。提取文献中的针刺处方,统计腧穴的分布和归经情况。采用Microsoft Excel 202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Clementine12.0软件对筛选出的高频腧穴和经络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收集92部针灸古籍,包含188首治疗颈肩臂痛针刺处方,涉及115个腧穴。针刺处方中的腧穴数目为1~14个,其中以1个腧穴的出现频次最高(146次)。在115个腧穴中,出现频次较高的为承浆(23次)、风府(17次)、后溪(17次)。对115个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22条关联规则,其中前3位依次为少商→委中、承浆+少商→委中、肩井+中渚→百会。利用规则涵盖关系和规则相似关系对22条关联规则进行规则简约,得到6条关联规则,其中前3位依次为承浆+少商→委中、承浆+肩井+中渚→百会、风府+哑门→风池。188首针刺处方共涉及16条经络,针刺处方中的经络数目为1~6条,其中以1条经络的出现频次最高(146次)。在16条经络中,出现频次较高的为足太阳膀胱经(44次)、手太阳小肠经(41次)、足少阳胆经(39次)。对16条经络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22条关联规则,其中前3位依次为任脉+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阳膀胱经→任脉、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任脉。利用规则涵盖关系和规则相似关系对22条关联规则进行规则简约,得到7条关联规则,其中前3位依次为任脉+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阴肺经、督脉+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任脉、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督脉。结论:针灸古籍中针刺治疗颈肩臂痛的选穴规律为,根据病因取穴,以局部取穴为主,重视交会穴,强调经络辨证和阴阳平衡,注重上下配穴和应用特定穴。
基金:
2021年岐黄学者支持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6号);2022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补助资金(中医药事业传承
与发展部分)中医骨伤科项目(Z155080000004);广州市中医药临床核心和特色诊疗技术建设项目(穗卫中医〔2022〕7号);广东
省中医院第十七届拔尖人才项目(中医二院〔2021〕138号)
第一作者:
林锦浩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市从化区中医医院
通讯作者:
陈树东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林锦浩,陈树东,侯宇,等.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古籍中针刺治疗颈肩臂痛的选穴规律[J].中医正骨.2023,35(09):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