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卓越:梯队期刊
文章类型: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510120
大德路总院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肠道菌群
通冠胶囊
摘要:
目的 观察通冠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心室重构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患者均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当日,对照组予以西医标准治疗方案,治疗组则在西医标准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通冠胶囊(每次4.5 g,每日3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收集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超声心动图数据和粪便样本,测量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质量指数(LVMi),比较两组左心室重构例数;同时对粪便样本采用16S rD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多样性、菌群组成、组间差异菌群;记录研究期间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将两组患者治疗后菌群数据与LVEF、LVEDVi、LVESVi、LVM、LVMi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两组最终纳入分析各25例。对照组治疗后LVEDVi、LVESVi、LVMi均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DVi、LVESVi、LVMi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左室重构发生5例(20.00%),对照组发生13例(52.00%),治疗组左心室重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3)。治疗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菌群丰度ACE估计量、Chao估计量均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拟杆菌门较治疗前增多,厚壁菌门、变形菌门、髌骨菌门较治疗后减少(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拟杆菌门较对照组明显增多,普雷沃菌属、琼脂杆菌属、小杆菌属、真杆菌属相对丰度上调,肠球菌属相对丰度下调(P<0.05或P<0.01)。治疗期间两组MACEs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普雷沃菌属与LVEF呈正相关,与LVEDVi、LVESVi、LVM、LVMi呈负相关(P<0.01);琼脂杆菌属与LVEDVi、LVESVi呈负相关(P<0.01);肠球菌属与LVESVi呈正相关(P<0.05)。结论 通冠胶囊可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且安全性较好;其机制可能与调整肠道普雷沃菌属、琼脂杆菌属、小杆菌属、肠球菌属等相关菌属的富集,增加有益菌定植和菌群多样性,调整肠道菌群结构有关。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74271);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
研究基金(2021A1515220035)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51012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郑舒馨,于玲,招煦杰,等.通冠胶囊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构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23,64(20):209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