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初步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肠道菌群特征,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4例合并SBP的患者为SBP组、21例未合并SBP的患者为NSBP组,另选同期20例健康人为HC组。应用16S rDNA测序技术检测患者肠道菌群,并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各组对象肠道菌群变化。结果 SBP组、NSBP组及HC组相比,其肠道菌群的物种多样性及丰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CoA分析显示,NSBP组与HC组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相似,SBP组与其他两组相比菌群结构较为不同。与NSBP组相比,SBP组患者肠道菌群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5.45%vs 13.50%,U=161.000,P=0.038)、软壁菌门(Tenericutes,0.019%vs 0.073%,U=162.000,P=0.035)、埃希—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0.24%vs9.53%, U=103.000, P=0.001)、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 LDA> 2)等丰度均增加;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0.026%vs 0.015%,U=152.000,P=0.023)、罗氏菌属(Roseburia,2.55%vs 2.00%,U=152.000,P=0.023)、粪球菌属(Coprococcus,LDA>2)等丰度下降。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在SBP患者肠道菌群中发现潜在病原体数量显著增加,并伴随有益细菌数量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