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培土清心颗粒治疗特应性皮炎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机构: [1]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广州 510120 [2]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 [3]粤港澳中医药与免疫疾病研究联合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120 [4]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凤凰中心)/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命组学研究所,北京 102206
出处: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培土清心颗粒 蛋白质组学 数据非依赖采集质谱 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 纤维蛋白原 α 链 IGHV3-64D

摘要:
目的 采用血清蛋白质组学方法探讨培土清心颗粒(白术、连翘、白茅根、太子参等)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靶点。方法 选择特应性皮炎患者5例,以培土清心颗粒治疗12周,并以健康志愿者5例作为对照。对特应性皮炎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核心评价指标包括病情严重程度评分(EASI、SCORAD)、瘙痒程度评分、患者自评(POEM)、生活质量指数等进行评估。采用数据非依赖采集质谱(DIA-MS)技术检测血清样本,并根据P<0.05、变化倍数(Fold Change)>1.2筛选出特应性皮炎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血清差异蛋白,以及培土清心颗粒治疗前后特应性皮炎患者的血清差异蛋白。对差异蛋白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1)与治疗前比较,特应性皮炎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核心评价指标包括病情严重程度评分(EASI、SCORAD)、瘙痒程度评分、患者自评(POEM)、生活质量指数等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健康对照组及特应性皮炎组共分析出28个差异性蛋白,其中12个蛋白表达水平上升,16个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包括ALAD(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LTA4H(白三烯A-4水解酶)、CA1(碳酸酐酶1)、F11(凝血因子XI)、LCP1(淋巴细胞胞浆蛋白1)等。主要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ECM-受体相互作用、血小板活化、NF-κB信号通路、中性粒细胞外陷阱形成等信号通路。(3)特应性皮炎患者经培土清心颗粒治疗前后共分析出12个差异蛋白,其中8个蛋白表达水平上升,4个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包括ALAD、FGA(纤维蛋白原α链)、IGHV3-64D及IGHV3-38等。主要涉及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补体途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NF-κB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等信号通路。(4)ALAD、FGA、IGHV3-64D等3个蛋白靶点在特应性皮炎患者中的表达显著下调,而在培土清心颗粒治疗后显著上调。结论 差异表达蛋白ALAD、FGA、IGHV3-64D可能是培土清心颗粒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靶点,为进一步实验验证奠定了基础。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广州 510120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广州 510120 [3]粤港澳中医药与免疫疾病研究联合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12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6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