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120
广东省中医院
[2]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广东珠海,519015
珠海院区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中医
古籍文献
茵陈蒿汤
量效关系
摘要:
目的:对古籍中治疗黄疸的名方“茵陈蒿汤”进行剂量考证,为茵陈蒿汤的现代临床应用提供剂量参考依据.方法:以《中华医典》为数据源,以“茵陈蒿汤”“茵陈”“茵陈蒿”“疸”“黄疸”“黄瘅”“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发黄”“阳黄”“阴黄”为检索词,对东汉至清代近两千年的文献进行搜集,检索茵陈蒿汤文献,应用“SPSS19.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茵陈蒿汤中,茵陈、大黄、栀子历代总平均剂量依次为128.93 g、60.93g、15.12 g.古代医家应用茵陈蒿汤治疗黄疸时最常出现的剂量关联是:茵陈82 g、大黄27 g、栀子14 g,其剂量配比为6∶2∶1.结论:茵陈蒿汤古代应用中,茵陈用量大,建议临床应用茵陈蒿汤时,茵陈、大黄、栀子的剂量比为6∶2∶1.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15号、29号);2018年广东省名中医师承工作建设项目(粤中医办函[2018]5号);广东省中医院樊正伦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项目(广中医文[2014]089号)
基金编号:
岐黄工程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12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蔡高术,魏泽辉,萧焕明,等.茵陈蒿汤历代剂量变化规律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01):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