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对大黄后下煎煮方法之疑义

Some doubt about rhubarb decocting method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北大核心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120 [2]中日友好医院,北京,100029 [3]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出处:
ISSN:

关键词: 张仲景 《伤寒论》 大黄 煎煮方法

摘要:
普遍认为在现代煎煮方法中大黄起泻下作用时应后下,即在第一煎药料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10 min.笔者通过重新考证张仲景《伤寒论》原著中含大黄方剂的煎煮方法及现代的化学药理研究,认为大黄后下煎煮5~10 min的方法并非张仲景原意,大承气汤中“先煎枳、朴,后下大黄,纳芒硝,溶化服”的科学涵义可能是为避免枳实、厚朴与大黄长时间共同煎煮而削弱其泻下作用.

基金:

基金编号: 2016A030310292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12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