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基于古代文献研究的咳嗽用药规律分析

Prescription rules in treating cough on ancient literature research of Chinese medicine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510405 [2]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古代文献 咳嗽 用药规律 中华医典

摘要:
目的 分析古籍文献中治疗咳嗽的中药应用情况,总结用药规律,为治疗咳嗽的科学研究和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中华医典,建立古代文献咳嗽治疗用药数据库,并根据年龄和病程分层,对咳嗽药物频次及频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检索到3298条古代文献条文,筛选出2426首方剂,所用中药共计587味,用药频次共计14544次,去除甘草、生姜、蜂蜜等多作为辅助功效的药物后,使用频次最高为苦杏仁(32.1%),其次为人参、紫菀等,以止咳平喘、化痰及补益功效的药物为主,归经以肺、脾、心为主;不同年龄层均常用苦杏仁和陈皮,次用药中:成人常用茯苓,儿童常用川贝母,老年人则常用桃仁;古籍中部分提及病程的急性咳嗽、慢性咳嗽均常用苦杏仁、紫菀、川贝母等,此外,急性咳嗽还常用百部、梨和麻黄,慢性咳嗽则常用款冬花、人参.结论 古籍中治疗咳嗽注重宣肺止咳药物配伍祛痰药物,并灵活选用补益药物,治疗肺脏时兼治心、脾,同时根据年龄不同和病程长短辨证用药.

基金:

基金编号: 81503676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510405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