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针灸对关节炎大鼠炎性因子影响及抗炎镇痛机制.方法:选取由本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Wister雄性健康大鼠40只,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成五组,RA模型组、对照组、电针组、艾灸组和艾灸+电针组(联合组),每组各8只;常规饲养一周,大鼠消毒后弗氏完全佐剂0.1ml(含卡介苗)注入其右后足掌皮下,制作RA大鼠模型,“昆仑”穴电针与“神阙”穴艾灸来治疗,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足趾肿胀程度、痛阀值及血清与组织内β-内啡肽(β-Ep)水平情况.结果:造模后,模型组、电针组、艾灸组及联合组大鼠关节肿胀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电针组、艾灸组及联合组大鼠关节肿胀低于模型组,联合组又低于电针组、艾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模型组、电针组、艾灸组及联合组大鼠痛阀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电针组、艾灸组及联合组痛阀上升,和模型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艾灸组及联合组大鼠血清β~Ep水平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电针组、艾灸组及联合组大鼠炎症组织内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电针组、艾灸组及联合组又高于模型组,联合组高于电针组及艾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通过使炎症组织及血清内β-Ep水平上升,来实现免疫调节与外周镇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