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附子理中丸医案2则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120 [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405
出处:
ISSN:

关键词: 附子理中丸 发热 泄泻 医案

摘要:
附子理中丸是在《防寒论》理中丸的基础上加附子演变而成,最早见于宋代《阎氏小儿方论》,并记载于同时期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附子炮去皮,干姜炮,人参去芦,甘草炙,白术各三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作十丸.每服一丸,水一盏,化开,煎至七分,稍热服之,空心食前[1].功效:温阳祛寒,益气健脾.主治:脾胃虚寒或脾肾阳虚证.如下利清谷,恶心呕吐,畏寒肢冷或者霍乱转筋.现用于肠炎、腹泻、胃炎、胃溃疡、咳嗽、呃逆、糖尿病、高血脂等[2].方解:方中干姜、附子大辛大热,温中散寒;人参甘而微温,补气健脾;白术健脾燥湿;炙甘草甘温,益气补中.所谓附子无姜不热,干姜附子合用则温里散寒之力愈强;白术人参合用则健脾之力倍增.诸药相合,温补并行,共奏温阳祛寒、益气健脾之功[3].因此,附子理中丸在临床上用于治疗中焦虚寒、阳虚而致的发热,效果甚佳.兹介绍笔者运用附子理中丸医案2则,以求抛砖引玉.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12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