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电针对食蟹猴前交叉韧带损伤后NT-3/TrkC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The Regulating Role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NT-3/TrkC Signal Pathway in Cynomolgus Monkeys afte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机构: [1]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伤科 四川646000 [2]市院士工作站 四川泸州646000 [3]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骨伤科 广州510515 [4]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 广州510403
出处:
ISSN: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本体感觉 NT-3/TrkC信号通路 电针

摘要:
目的 观察电针对食蟹猴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NT-3/TrkC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ACL损伤后本体感觉减退的作用机制.方法 21只食蟹猴随机分为3组:电针干预组9只、模型对照组9只和空白对照组3只,其中对电针干预组和模型对照组进行单侧ACL损伤造模,并给予电针干预组从术后7天开始电针干预,持续时间为15 min,每天1次,共干预12周.在干预4、8、12周后,运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L2-S1脊背神经节(DRG)中NT-3、TrkC以及ACL中GAP-4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在同一时间点,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DRG中NT-3、TrkC的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上升,ACL中GAP-43的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干预组DRG中NT-3、TrkC的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ACL中GA P-43的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NT-3、TrkC和GAP-43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电针干预组NT-3、TrkC和GAP-43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能够通过激活NT-3/TrkC信号通路,提升DRG中NT-3、TrkC和局部GAP-43的表达量,在ACL本体感觉的康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伤科 四川646000 [2]市院士工作站 四川泸州646000 [3]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骨伤科 广州510515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伤科 四川646000 [2]市院士工作站 四川泸州64600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