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电导法测量帕金森氏病经络特点前瞻性研究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汕头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广东汕头,515000 [2]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神经内科,广东珠海,519000
出处:
ISSN:

关键词: 帕金森氏病 电导法 井穴 原穴 八脉交会穴

摘要:
目的:通过测量帕金森氏病患者十二井穴、十二原穴、奇经八脉交会穴的皮肤电阻抗值,探究帕金森氏病患者经络及病机特点.方法:使用贝士德经络监测系统K-100,收集36例帕金森氏病患者的双侧井穴、原穴、八脉交会穴(共64个)的电导法经络测量数据,并进行双侧穴位间及同经穴位间的比较.结果:少商、厉兑及中冲穴双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太阴、阳明、太阳经井穴同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少阴、右侧厥阴经井穴同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少阴、太阳、厥阴经原穴同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公孙(冲脉)左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后溪与左侧八脉交会穴比较,右侧后溪与右侧八脉交会穴比较,其中左侧后溪穴与列缺、外关、足临泣、申脉及公孙,右侧后溪穴与其他八脉交会穴比较,校正α'=0.00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7).结论:电导法测量帕金森氏病体现帕金森病临床特点,反映起病之初手太阴、厥阴、足阳明及手太阳经气所出者有病变,原穴体现帕金森氏病患者少阴肾经病变以精神障碍为主,而太阳经病变以运动症状为主,而帕金森病患者阳明经、冲昧出现病变,其润宗筋、束骨而利关节的功能不能发挥,其督脉病变不仅表现为督脉体表循行区的病变,并有体内循行区域,如音调改变、流涎、吞咽困难等咽喉部症状.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汕头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广东汕头,51500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