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鼓胀亦称单腹胀、臌、蜘蛛蛊等,属风、痨、鼓、膈四大顽症之一,为历代医家所注重,以腹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特点,最早见于《灵枢·水胀》、 《素问·腹中论》.《灵枢·水胀》曰:“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1]《素问·腹中论》曰:“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岐伯对曰:名为鼓胀.……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岐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虽然其病且已,时故当病,气聚于腹也”[2].《金匮要略》、 《诸病源候论》对鼓胀分类、病因病机亦均有专篇论述,晋代葛洪提出放腹水、明代李梃提出“断盐酱”[3]的治疗方法与现代医学排放腹水及限钠的治疗观点惊人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