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文章类型:
机构:
[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消化科/北京市中医脾胃病研究所 北京 100091
[2]广东省中医院消化科 广州 510105
大德路总院
消化科
广东省中医院
[3]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 100029
[4]东风汽车公司总医院中医科 湖北 442008
出处:
ISSN:
关键词:
动力障碍
功能性消化不良
碘乙酰胺
改良小平台法
动物模型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碘乙酰胺灌胃+改良小平台法.将SPF级30只10d龄雄性SD幼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Ⅰ组、模型Ⅱ组共3组,每组10只,正常组组给予2%蔗糖溶液灌胃(0.2 mL/d);模型Ⅰ组、模型Ⅱ组均给予0.1%蔗糖碘乙酰胺蔗糖溶液灌胃(0.2mL/d),连续灌胃6d.出生后第43 d,模型Ⅱ组给予改良小平台法处理,每日持续14h,连续14d.检测抓力、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胃体纵行肌和胃窦环形肌条收缩力,对动物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3组大鼠抓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Ⅱ组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明显降低(P<0.05);模型Ⅱ组胃体纵行肌肌条平均振幅、Max振幅、Min振幅、(Max-Min)振幅均降低(P<0.05);模型Ⅱ组胃窦环行肌肌条Max振幅、(Max-Min)振幅、平均周期频率降低(P<0.05).与模型Ⅰ组比较,模型Ⅱ组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降低(P<0.05);模型Ⅱ组胃体纵行肌肌条平均振幅、Max振幅、Min振幅、(Max-Min)振幅均降低(P<0.05);模型Ⅱ组胃窦环行肌肌条Max振幅、Min振幅、平均周期频率降低,(Max-Min)振幅升高(P<0.05).结论 碘乙酰胺灌胃叠加改良小平台法制作出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动物模型具有胃动力障碍特征.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5317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50356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M1227,2016T90195)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消化科/北京市中医脾胃病研究所 北京 100091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吕林,唐旭东,王凤云,等.胃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动物模型的建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7(08):944-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