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
登录
|
帮助
首页
高影响力文章
专家学者
组织机构
临床试验注册
专利标准
指南共识
统计分析
知识图谱
成果统计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六味地黄丸,原是小儿药
14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文章类型:
作者:
胡世云[1]
*
;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家庭医生.2017,(9):58-59.
ISSN:
1004-6348
摘要:
六味地黄丸 [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 [江湖地位]被誉为补阴方药之祖.最早由宋代著名儿科医家钱乙的弟子阎孝忠,记载于其编著的《小儿药证直诀》中. 来历趣闻 原有八味药,钱乙去掉两味,就成了小儿药 钱乙是谁?他是宋朝的大名医,官至太医丞. 钱乙由姑姑和姑父养大,姑父是个乡村医生.儿时的钱乙,看到其他小孩子生病难受,自己也跟着难受.姑父发现后,便给了他一本专讲小儿病痛的医书《颅囟方》,并告诉他,小儿的病难治.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胡世云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胡世云.六味地黄丸,原是小儿药[J].家庭医生.2017,(9):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