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血浊是血液运行与功能发生异常改变的高度概括,许多现代疾病,如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动脉粥样硬化等,均表现出血浊证的特征,即糖浊、脂浊、尿酸浊、血管浊等.血浊属现代中医病理学范畴,是发生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疾病的"共同土壤".血浊的发生发展与中医学脾主运化理论关系密切,脾为人体精微运化之枢纽,对膏脂转输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对血浊形成的原因分析,揭示"脾气宜健宜升""膏浊宜化""升清降浊"等在清除"共同土壤"过程中的重要性,探讨"脾主运化"理论对血浊转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