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总结小腿环形外固定器针孔感染位置分布情况,结合临床探讨预防针孔感染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采用小腿环形外固定器治疗的23例患者临床资料.男20例,女3例;年龄20~80岁,平均47.3岁.共使用84个环,427枚固定针;根据固定针类型,分为全针组(350枚)及半针组(77枚).全针组根据固定针位置分为近端环组、中间环组、远端环组、足环组.术后每月定期随访1次,观察针孔感染情况.结果 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 ~ 16个月,平均10.7个月.全针组针孔感染率为12.57%(44/350),近端环组、中间环组、远端环组、足环组分别为21.05% (16/76)、11.11% (16/144)、12.50% (11/88)、2.38%(1/42);除近端环组与中间环组及足环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针组针孔感染率为1.30% (1/77),显著低于全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77,P=0.007).结论 小腿环形外固定器针孔感染可能与固定针布针位置、方式有关,临床应注意近端环针孔感染的预防,适当增加半针,减少使用全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