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消积饮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循环血管内皮细胞(CECs)数量变化与CEA、CYFRA 21-1、NSE、客观应答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关系,旨在探讨CECs作为评价消积饮治疗晚期NSCLC的抗血管生成作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治疗组,试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试验组给予消积饮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TP方案化疗治疗,首要观察指标两组CECs的表型(CD146+)的数量变化,次要观察指标包括CD146+与CEA、CYFRA 21-1、NSE数值变化关系、CD146+与客观应答率(RECIST标准)关系、CD,46+与无进展生存期关系及毒副反应.结果:全部50例随机患者参与评价.首要观察指标CD146+值治疗后试验组(0.76±0.35)明显低于对照组(1.93±2.39),具统计学差异(P<0.05).次要观察指标,CD146+与CEA、NSE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9、0.34(P <0.05);CD146+与CYFRA21-1未见明显相关性;CD146+与ORR无明确相关性;CD146+与PFS是负性相关,PFS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1.16(P <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及毒副反应.结论:CD146+可作为新的一种评价中药抗肺癌肿瘤血管生成作用、指导临床用药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