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一种新型脂肪变性 HepG2细胞模型及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评价?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机构: [1]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系 广州 510632 [2]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院区放疗科 广州 510006 [3]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广州 510632
出处:
ISSN:

关键词: HepG2细胞 脂肪变性 活性氧 线粒体膜电位 能量代谢

摘要: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新型的脂肪变性HepG2细胞模型的方法,并对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程度进行评价。方法予25%的胎牛血清和0.1%的医用脂肪乳DMEM培养基初步诱导12 h后,进一步予油酸和棕榈酸组成的0.1 mmol/L游离脂肪酸( FFA) DMEM培养基再次诱导12 h,建立脂肪变性HepG2细胞模型,并以无血清DMEM培养基作为对照比较。诱导成功后,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沉积状况,并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细胞上清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和细胞内三酰甘油( TG)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活性氧( ROS)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采用磷钼酸比色法测定细胞内三磷酸腺苷( ATP)含量,综合评测脂肪变性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的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内橘红色脂滴大量形成,且TG和ROS含量明显增高(P<0.01),而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内ATP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采用25%胎牛血清、0.1%中/长链脂肪乳和0.1 mmol/L FFA分阶段诱导HepG2细胞,可以成功在体外建立脂肪变性细胞模型,该模型会引起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紊乱,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发病机制存在相似性。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系 广州 510632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6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