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机构:
[1]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广东广州,510000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000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01):54-56+60.
ISSN:
1004-0668
关键词:
天麻钩藤饮
甲磺酸倍他司汀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临床效果
摘要:
目的:分析天麻钩藤饮结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均为2014年1月~2015年2月我院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共纳入100例.根据随机分组方法分西药组50例和中西医组50例.西药组治疗采用西药甲磺酸倍他司汀,中西医组治疗采用西药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中药天麻钩藤饮,对比干预前后2组血液黏度差异以及疗效水平情况.结果:干预后中西医组血液黏度明显较低,中西医组疗效水平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结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血液黏度,促进患者症状好转,在临床可考虑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中西医组、中药组内耳鸣、眩晕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28.9±10.2)h、(30.5±11.3)h和(46.8±11.6)h、(50.3±12.6)h,2组两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
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局立项课题:黄培新教授“中风祖方”复杂干预栓窗外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探索性疗效评价(编号:20141109)
第一作者:
苏秀坚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广东广州,51000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苏秀坚,张文敏,文龙龙.天麻钩藤饮结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01):54-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