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
登录
|
帮助
首页
高影响力文章
专家学者
组织机构
临床试验注册
专利标准
指南共识
统计分析
知识图谱
成果统计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风能胜湿”理论在肾性水肿中的运用
16
|
导出
|
链接全文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文章类型:
作者:
侯海晶[1]
*
;
王永生[1]
;
卢富华[1]
;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肾内科,广东广州,510120
大德路总院
内科
肾内科
大德路总院肾内科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4(04):5-7.
DOI:
10.3969/j.issn.2095-7246.2015.04.003
ISSN:
2095-7246
关键词:
风能胜湿
肾性水肿
黄帝内经
五行
摘要:
水肿以肺、脾、肾、三焦为主要病变脏腑,以湿为病理关键,湿胜水邪泛滥则为肿.“风能胜湿”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依据五行理论.风者,五行属木,湿者五行属土,木能克土,故风能胜湿.肾性水肿多缠绵不愈,临证时配合风药治疗,旨在开通玄府,宣通气液,祛除瘀滞,通过配合健脾益肾、益气活血等治法,加用风药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侯海晶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肾内科,广东广州,51012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侯海晶,王永生,卢富华.“风能胜湿”理论在肾性水肿中的运用[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4(04):5-7.
相关文献
[1]黄帝内经
[2]中医"五臭"探微
[3]《黄帝内经》
[4]从五行学说浅议肾性水肿病从肺脾肾论治
[5]论《黄帝内经》“和态健康观”
[6]《黄帝内经》中的“咽嗌”病
[7]《黄帝内经》中的“心理学”
[8]以"和"观《黄帝内经》虚实
[9]《黄帝内经》中的“心理学”
[10]《黄帝内经》对外感热病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