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白假丝酵母菌吡咯类药物相关耐药基因的突变和表达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机构: [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广州 510120 [2]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 510250 [3]广东省中医院检验科 广州 510120 [4]广州医科大学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广州 510182
出处:
ISSN: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吡咯类药物 耐药 ERG11

摘要:
目的:了解白假丝酵母菌吡咯类药物相关耐药基因的突变和表达情况。方法采用裂解法提取白假丝酵母菌 DNA,扩增 ERG11基因后测序,选取3种吡咯类药物(氟康唑、酮康唑、咪康唑)均耐药的全耐药菌株DNA 片段进行 TA 克隆;利用荧光定量 PCR 技术对 CDR1、CDR2、MDR1基因表达的 mRNA 进行相对定量,比较耐药株与敏感株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37株耐吡咯类白假丝酵母菌中,ERG11存在41个碱基突变位点,其中20个同义突变,21个错义突变,发现新变异:N12I、Y13F、S16F、V36F、V51L、G129E、T123I、E194K、K344N、E517G、V234A;CDR1基因2-ΔΔCt值敏感株为1.09±0.27,耐药株为1.46±0.2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敏感株与耐药株间 CDR2和 MDR1基因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白假丝酵母菌耐药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 ERG11某些位点突变导致的氨基酸变异和 CDR1高表达有关,CDR2和 MDR1表达与耐药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广州 51012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