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文章类型: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广东珠海,519015
珠海院区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骨折
分期论治
中西医结合
影像学
动物实验
摘要:
目的:通过对去势雌鼠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模型进行分组干预,探讨去势雌鼠股骨骨折术后抗骨质疏松疗法对其影像学数据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F级雌性SD大鼠制成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股骨干骨折术后动物模型,再随机分为4组,实施不同阶段、组合抗骨质疏松治疗,观察不同时段的最粗骨痂直径情况。结果:干预后第2、6、8周时各组间骨折侧最粗直径与对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干预时间延长,骨折侧骨痂最粗直径逐渐增加(第8周>6周>2周),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6周时,各实验组骨痂最粗直径均高于对照组(P<0.05);8周时,对照组与实验一组骨痂最粗直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纯影像学分析显示骨修复在骨折急性期使用二磷酸盐类药物后仍可正常启动,且随着干预时间延长,骨痂呈连续性增长态势,8周后差距逐渐接近;骨质疏松性骨折后使用二磷酸盐类抗骨质疏松治疗对其骨修复均有正性促进作用,且以全程单独使用二磷酸盐类药物对促进骨痂的生长作用最佳。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课题资助项目,编号S2012040007614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广东珠海,519015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贾晓军,吕涛,郑芳,等.中西医结合分期论治雌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像学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13):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