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桃花汤-白头翁汤辨治脓血与溃疡性结肠炎(痢疾)

Peach soup Baitouweng Decoction on Sepsis and Ulcerative Colitis(Li Ji)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作者: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广州,510120
出处:
ISSN: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痢疾 白头翁汤 桃花汤 伤寒论 中医药治疗

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属"痢疾"范畴,乃中焦脾胃虚弱,肝木下陷,陷于土气之下、大肠庚金之中,攻冲大肠庚金,是引起下血的原因.一是中(土)虚,一是木气下陷,一是肝木下陷后生下热.辨脓血,红多白少/全红无白,白多红少/纯白无红,是区别桃花汤-白头翁汤证关键.肝木下陷是因中土虚寒,不能斡旋、升提肝木,原因在后者,腹痛、下红白、极重、红多白少、或全红无白、小便不利、不渴、口淡、气微、或面红、舌苔白而润、脉象沉微、或洪大按之无有等中气虚寒、虚而欲脱之表现,投以干姜、赤石脂、粳米等,桃花汤为主方,温寒而治,干姜温中,赤石脂固滑脱,粳米生津液保胃气,而不应白头翁汤;"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明确提到脓血.腹痛、下红白、白多红少、或全白不红、后重、口渴、身热、口臭、气实、口苦、舌苔干黄、脉象沉而实、或数而细沉有力等,土气湿盛、肝木郁热,投以白头翁、黄柏、黄连等,"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以往多谓红多白少或纯红无白为白头翁汤凭据,《伤寒论》有白头翁汤之条文中均无便血,强调"热",未与"血"挂钩,说明溃疡性结肠炎血便为主时并不是白头翁汤证的确据,甚至是错误的.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广州,51012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