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一科,510120广东省广州市
大德路总院
脑病科
大德路总院脑病一科
广东省中医院
[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研究室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0):2458-2463.
ISSN:
1007-9572
关键词:
灯盏生脉胶囊
脑缺血
神经细胞
缝隙连接蛋白43
摘要:
目的:从细胞水平探讨灯盏生脉胶囊( DZSM )含药血清对原代大鼠皮质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 OGD/R )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出生24 h内SD大鼠的皮质神经元原代培养7 d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OGD模型组、正常血清对照组、低剂量DZSM组、高剂量DZSM组。空白对照组不进行预处理及造模,其他各组在OGD/R前分别采用0.9%氯化钠溶液、正常大鼠血清、低剂量DZSM含药血清、高剂量DZSM含药血清预处理,在OGD/R后24.0 h用光镜观察神经元形态学变化,采用X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测定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量,并观察OGD/R后0.5、6.0、12.0、24.0 h Cx43表达变化。结果OGD/R后24.0 h,OGD模型组神经元呈现损伤特征,细胞存活率〔(54.6±6.4)%〕较空白对照组(100.0%)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48.6±4.6)%与(8.8±1.0)%〕(P<0.05);OGD/R模型组Cx43在OGD/R后0.5 h表达量升高,并持续整个观察过程( P<0.05)。低、高剂量DZSM组光镜下可见神经元损伤,较OGD模型组减轻;低剂量DZSM细胞存活率为(69.6± 7.7)%,高剂量DZSM细胞存活率为(76.1±8.8)%,均较OGD模型组细胞存活率高(P<0.05);低剂量DZSM组细胞凋亡率为(25.0 ± 5.9)%,高剂量DZSM组为(18.2±4.9)%,与OGD模型组〔(48.6± 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OGD模型组、正常血清对照组、低剂量DZSM组和高剂量DZSM组Cx43表达量分别为(72.8± 6.9)、(63.1±6.6)、(21.1±3.2)、(24.4 ± 3.8),低、高剂量DZSM组与OGD模型组相比,Cx43表达均下降(P<0.05)。结论 DZSM含药血清可抑制OGD/R模型神经元凋亡,提高细胞存活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x43的表达有关。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403214)
基金编号:
81403214
第一作者:
周子懿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一科,510120广东省广州市
通讯作者:
蔡业峰;蔡定芳
通讯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一科,510120广东省广州市
[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研究室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一科,510120广东省广州市
[*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研究室,200032上海市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周子懿,卢鸿基,向军,等.灯盏生脉胶囊含药血清对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0):2458-2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