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脱疽又名脱痈、脱骨疽、敦痈、甲疽等.中医学对脱疽论治的认识渊源流长,首见于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是以初起肢冷麻木,后期趾节脱落,黑腐溃烂,疮口经久不愈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脉管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等.此类疾病普遍具有病因不明、病情复杂、病势缠绵、经久难愈、疼痛难忍、复发率高等特点.有关本病辨证论治文献许多,其中《外科正宗》是一部代表明代以前外科学成就的重要文献.笔者在学习《外科正宗》时,对书中有关脱疽的内容进行了认真研读,其关于病因学的内容言简意赅,涵义深广,兹就其浅述如下(《外科正宗》原文均引自中医古籍出版社《外科正宗》,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