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
登录
|
帮助
首页
高影响力文章
专家学者
组织机构
临床试验注册
专利标准
指南共识
统计分析
知识图谱
成果统计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通阳利小便法之探讨
9
|
认领
|
导出
|
链接全文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文章类型:
作者:
沈耿杨[1]
*
;
廖少君[1]
;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新中医.2013,45(08):216-217.
DOI:
10.13457/j.cnki.jncm.2013.08.071
ISSN:
0256-7415
关键词:
通阳利小便
阳气圆运动
土伏火
五苓散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沈耿杨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沈耿杨,廖少君.通阳利小便法之探讨[J].新中医.2013,45(08):216-217.
相关文献
[1]“通阳利小便”之“通阳”实质浅析
[2]补土伏火理论指导便秘的针灸选穴
[3]圆运动六经辨证体系的探索
[4]五苓散合二妙散治疗移植肾术后丙型肝炎1例
[5]补土伏火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经验举隅
[6]徐晓峰应用五苓散治疗杂病医案
[7]经方五苓散临床运用研究进展
[8]五苓散结合西医治疗脑转移瘤脑水肿的疗效及机制
[9]五苓散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耗盐综合征
[10]五苓散加减方口服防治痔术后排尿困难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