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冠心病中医体质特点临床研究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广东珠海,519015
出处:
ISSN:

关键词: 冠心痛 中医体质 冠脉造影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中医体质的特点规律.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5月冠脉造影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冠脉狭窄≥50%) 150例,对照组(冠脉狭窄<50%) 150例,应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冠脉造影作为评价标准,对患者一般情况、辨证分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患者性别差异显著,观察组男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发病年龄多≥60岁,与对照组比较,50~59岁、≥70岁2个年龄段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病变程度单支、双支、三支病变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辨证分型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辨证分型较集中,以气虚型为基础,多兼证,以痰浊型、血瘀型兼证居多;对照组患者辨证分型较分散,气虚型、痰浊型、血瘀型、阴虚型、阳虚型、气滞型、寒凝型均有分布,兼证少.2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气虚型、痰浊型、血瘀型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0.01).体质分类呈多样化,观察组体质分类集中于血瘀质、痰湿质、气虚质3种类型,累计占86.7%,依次为:血瘀质(38.7%)>痰湿质(37.3%)>气虚质(10.7%)>平和质(2.7%)=阳虚质(2.7%)=阴虚质(2.7%)=湿热质(2.7%)>气郁质(1.3%)>特禀质(1.3%);对照组体质分类相对较分散,平和质明显增多,依次为:平和质(26.0%)>痰湿质(20.0%)>血瘀质(16.7%)>阳虚质(8.7%)>阴虚质(6.7%)>气虚质(6.0%)>气郁质(4.0%)=湿热质(4.0%)=特禀质(4.0%).2组血瘀质、平和质比例相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冠心痛与非冠心痛患者体质差异显著.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广东珠海,519015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