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文章类型: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 影像科,广东 广州510120
大德路总院
影像科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慢性肝病
肝纤维化
磁共振成像
磁化传递成像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3.0T MR磁化传递成像(MTI)技术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肝穿诊断肝纤维化者27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4例及健康人10例行磁化传递成像(MTI)检查,据肝纤维化程度分6组:S0(健康人,10例)、S1(5例)、S2(7例)、S3(8例)、S4(7例)、S5(代偿期肝硬化,14例),通过测量MR信号强度,计算获得各受试者肝脏磁化传递率(MTR),分析各组间MTR值差异及其与肝脏纤维化、炎症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MTR值诊断肝纤维化、肝硬化程度的能力。结果:MTR值与肝纤维化程度及炎症程度均有正相关趋势(P≤0.001),S0、S 1、S2组间及S3、S4、S5组间MTR值无统计学差异,S0与S3、S4、S5之间及S 1+2与S3+4+5之间MTR值有统计学差异;ROC曲线显示MTR值评价中重度肝纤维化(S3+4+5)有统计学意义(P=0.000),以MTR≥0.077诊断S≥3的敏感性为69.0%、特异性为90.9%。结论:MTR尚不能诊断早期轻度肝纤维化,但对鉴别轻度肝纤维化与中重度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与临床生化等检查结合作为诊断肝纤维化的补充手段。
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局项目(2010135);广东省中医院朝阳人才专项(2013KT1066)
基金编号:
2010135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 影像科,广东 广州51012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陈鑫,刘玉品,池晓玲,等.3.0T MR磁化传递成像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3,34(04):425-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