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从肝脾论治慢性咽炎体会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呼吸内科,广东广州,510006
出处:
ISSN:

关键词: 慢性咽炎 中医疗法 脏腑辨证 从肝脾论治

摘要:
慢性咽炎属中医学慢喉痹范畴.笔者对慢性咽炎常从肝脾入手,临床上每取桴鼓之效,体会如下. 1病因病机 慢性咽炎发病主要责之于肝脾二脏,据《灵枢·经脉》所载,足太阴脾经"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足厥阴肝经"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任何一经经气不利,都能影响咽部.肝主疏泄,喜调达而恶抑郁,肝失疏泄,肝气循经上扰咽喉,肝郁乘脾,脾失运化,脾气失于输布,咽喉失养则发病,正如《素问·诊要经终论》称:"厥阴终者,中热嗌干",指出情志精神的变化导致肝的疏泄失常是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肝气郁结,肝失疏泄,气滞血瘀,阻郁局部,乃见滤泡增生,血瘀气滞,经气不利,咽部觉异物哽塞感.脾胃互为表里,足阳明胃经"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其精微通过脾的运化,输布全身各组织器官,包括对咽部的濡养,如脾虚胃弱,津液不能上承咽喉,咽都脉络失养而为病,脾气虚弱,失于运化,津液内停为痰饮,滞于咽部,与瘀血交结难解,滞于咽喉.综上,气滞或气虚,致使血行不畅,津液失布,痰饮与血瘀交结难解,痰瘀结于局部为慢性咽炎的基本病机,在急性发作过程中,可兼夹外邪.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呼吸内科,广东广州,510006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