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文章类型: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骨科,510120广州市
大德路总院
骨科
广东省中医院
[2]广东省中医院骨影像科,510120广州市
大德路总院
影像科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ISSN:
摘要: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是脊柱脊髓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特别是椎管内病变和脊髓病变,MRI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但是MRI只能提供形态学的信息,不能反映脊柱脊髓的生化信息和功能状态[ 1].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ic imaging,MRSI)技术是在磁共振成像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以表示磁共振信号的空间分布和频率分布信息的技术总称,是一种无创性获得活体生理及病理物质代谢的检查方法,将影像学检查深入到生物化学甚至基因水平,被称为“虚拟活检”[1].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骨科,510120广州市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张琥,田铁桥.磁共振波谱成像及其在脊髓疾患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10):86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