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型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 应用超声检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血瘀阻组、痰浊壅塞组、气滞心胸组各30例及20例正常对照组FMD及NM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或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浆中的ET-1、vWF、TM及NO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3组患者均具有较低的FMD(P<0.05),心血瘀阻组最低;与正常对照组、痰浊壅塞组、气滞心胸组相比,心血瘀阻组患者具有较低的NMD(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3组患者均具有较低的NO(P<0.05),其中心血瘀阻组最低;与正常对照组、气滞心胸组相比,心血瘀阻组、痰浊壅塞组患者具有较高的ET(P<0.05),其中心血瘀阻组最高;与其余3组相比,心血瘀阻组患者具有较高的vWF(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3组患者具有较高的TM(P<0.05).以心血瘀阻证的出现为因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MD为保护因素(ORFMD=0.159),年龄为危险因素(OR年龄=1.325).结论 不同中医证型间,患者存在不同的内皮功能,其中心血瘀阻证内皮功能最低;FMD为心血瘀阻型心绞痛发生的保护因素,年龄为其出现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