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乳腺癌中医证候与肿瘤微血管生成特点的关系

Relationship Between Syndrome Patterns and Tumor Angiogenesi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北大核心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广东,广州,510120
出处:
ISSN:

关键词: 乳腺癌 中医证型 血管形态学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医证候与肿瘤微血管生成特点的关系.方法:对72例乳腺癌女性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并进行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技术及肿瘤病理学指标检查,对不同证型组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肿瘤血流级别正虚毒炽组与肝郁痰凝组、冲任失调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肝郁痰凝组与冲任失调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超声造影肿物增强形态正虚毒炽组与肝郁痰凝组、冲任失调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郁痰凝组与冲任失调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病理分级正虚毒炽组与肝郁痰凝组、冲任失调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郁痰凝组与冲任失调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正虚毒炽组微血管计数高于肝郁痰凝组和冲任失调选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郁痰凝纽和冲任失调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3个征型组间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强度和VEFG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微血管形态学指标与临床中医辨证分型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根据肿瘤微血管形态特征可以对中医辨证提供客观的定量分析.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广东,广州,51012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