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从实践中体验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临床意义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北大核心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06级中西医结合七年制,广东,广州,510405
出处:
ISSN:

关键词: 脏腑辨证 肺与大肠 便秘 鼻衄

摘要:
<灵枢·经脉>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两者经脉通过示指的衔接,进行气血的流注.由此可见,肺与大肠在气血阴阳上构成一个连体,一者发生病变,都有病及另一方的可能.因肺为五脏之华盖,主气机的升降与通调水道,而大肠必须接受肺气与肺通调的水液,还必须依赖肺的肃降才能完成排泄糟粕的功能.正如唐容川在<血证论>中写到:"肺移热于大肠则便结,肺津不润则便结,肺气不降则便结."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06级中西医结合七年制,广东,广州,510405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