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
Pubmed体系:
Comparative Study;Journal Article;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文章类型: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广州,510120
大德路总院
影像科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中国针灸.2009,29(12):981-985.
ISSN:
0255-2930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脑
磁共振光谱法
针刺穴位
摘要:
目的:观察穴区与非穴区对脑功能连接的影响,以探讨腧穴作用特异性的基础.方法:选择21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穴位组(12例)和非穴位组(9例),分别针刺受试者双侧足三里和足三里外侧3~4 mm处,采用捻针手法,分别于针刺前、出针后25 min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以双侧扣带回作为种子点,分析穴位组和非穴位组脑功能连接情况.结果:穴位组和非穴位组均能产生广泛的脑功能连接,穴位组与非穴位组相比,穴位组在双侧小脑扁桃体、右侧小脑齿状核、双侧小脑悬雍垂、左侧小脑山坡、右侧小脑结节、左侧额下回、双侧颞中回、双侧旁中央小叶、左侧扣带回、右侧颞上回、右侧前扣带回等区域与后扣带回存在功能连接增强,而穴位组双侧额内侧回、右侧额下回与后扣带回的脑功能连接强度较非穴位组减弱.结论:穴位和非穴位所引发脑功能连接的脑区大部分相同,但穴位组在脑内的脑功能连接强度总体上高于非穴位组.
PubmedID:
20088418
第一作者:
刘波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广州,51012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刘波,刘岘,陈俊,等.针刺穴位和非穴位对脑功能连接影响的MR研究[J].中国针灸.2009,29(12):98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