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复苏后综合征46例临床护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510120
出处:
ISSN:

摘要:
复苏后综合征(PRS)是指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发生心血管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紊乱,多种致病因素如组织缺氧和血流灌注不足、再灌注损伤、代谢产物蓄积、凝血功能障碍等导致组织细胞功能损伤,机体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进而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的病理过程[1].在 2005 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制定的《2005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指出自主循环恢复后, 机体仍常会发生心血管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紊乱, 表现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和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相关的血管扩张性休克. 目前,随着心肺复苏(CPR)技术的普及提高,PRS在临床上越发常见,并成为影响患者复苏后存活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2].由于护理的密切配合和熟练操作可以提高复苏成功患者的出院率,因此PRS的护理受到日益关注和重视.本研究通过对PRS患者实施整体化护理,加强心、肺、脑、肝、肾等各脏器功能状态的观察和护理,使PRS的预后有所改善,现总结报告如下.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51012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23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8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