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147株阴沟肠杆菌AmpC酶及ESBLs的表型测定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机构: [1]中山大学临床检验标准化研究中心,广州,510089 [2]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检验科,广州,510105 [3]广东省中医院检验科,广州,510120
出处:
ISSN: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AmpC酶 三维试验

摘要:
目的 检测147株阴沟肠杆菌AmpC酶及ESBLs的表型测定,了解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机制,以利于耐药性的控制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收集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广东省中医院的阴沟肠杆菌147株,用三维试验检测ESBLs 与AmpC酶.结果 147株阴沟肠杆菌中,产ESBLs 104株,占70.7%,产AmpC酶有36株,占24.5%,同时产2种酶的有3株,占2%,2种酶均不产的有4株,占2.7%.体外抗生素敏感试验显示,亚胺培南、头孢替坦、头孢吡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0%,61.2%,65.3%和89.1%,氨苄西林耐药率达到100%.结论 产ESBLs和AmpC酶是阴沟肠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阴沟肠杆菌主要产ESBLs,药物敏感试验表明亚胺培南敏感率最高(98.0%),头孢替坦次之(32.7%),而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率较低.

基金:

基金编号: 2003C33705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中山大学临床检验标准化研究中心,广州,510089 [3]广东省中医院检验科,广州,51012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